近日,永年区法院张西堡法庭房志鹏法官和民一庭王丽萍法官联动办案,相互配合,成功化解被告均为同一人的两起涉农民工工资劳务合同纠纷案件。
因联系不到被告,法官助理赵巍键、书记员韩李松和司机乔海峰放弃午休时间,多方了解找到被告家,发现只有被告母亲在家,得知被告现在外地后,办案人员向她详细地讲述基本案情,最后其母亲虽代收了应诉手续但表示不愿配合法院工作。
送达虽已完成,但联系不到本人,调解将无法开展,即使判决也不知何时工人才能拿到工资。赵巍键通过办案系统查询到其电话号码后,致电是空号,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用企业微信添加了该号码,结果次日下午,添加申请被通过。
惊喜之余,赵巍键开始与被告沟通,在确认其已收悉应诉手续后,被告表示希望法院调解并承诺了付款时间,但其应诺的时间恰好为预定庭审的次日。庭审前夕,赵巍键再次通过微信联系被告督促其早一日履行还款义务,直至下午下班,被告终于回话,表示自己因欠多人工资,不愿先向原告支付。
庭审当日,被告未到庭、未书面答辩。经再次联系,被告称同意分期支付,但既不参加互联网庭审又不愿视频调解。赵巍键再三通过微信文字、语音电话向被告释法、劝解、疏导,其始终不愿直面法院。房志鹏法官了解到民一庭王丽萍法官承办的该被告另一起劳务合同案件,便确定先与王法官联系共同调解。庭审前,按照王法官指导,赵巍键通过微信将证据发送给被告,被告核实还款经过及下欠数额后,仍不愿签署调解协议,王法官决定先开庭审理后再行调解。
庭审后,赵巍键通过微信电话了解到被告担心签署调解协议会对其个人产生影响,一心想让原告撤诉,但又不愿一次性付清欠款。赵巍键决定通过情理感化被告。通过一番思想工作,被告终于有所触动,表示愿全额支付原告工资。赵巍键趁热打铁,利用周六休息时间继续通过微信为其疏导心理压力和畏难情绪,最终被告将款项凑齐后转给办案人员。
同一被告案件涉及两个法庭,办案人员充分发挥司法能动性,加班调解促成案结事了。永年区法院干警始终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精心办案,耐心办案,努力践行“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使命担当,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换来当事人的安心、舒心和放心,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感受到司法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