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永年区法院大北汪法庭收到某案原告的致谢电话。一件多年久拖不决的借贷纠纷,因被告按时履行调解承诺的第一笔分期还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今年7月底,大北汪法庭受理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被告武某甲和武某乙二人系父子关系,多年前因经营办厂需要向原告李某借款50000元,后工厂因经营不善导致歇业,50000元也无力偿还。李某多次催要无果后,一纸诉状将武某二人告上法庭。
案件受理后,法官助理赵伟和干警窦晓波认真分析案情,及时与当事人取得联系,并将双方约至法庭了解情况。通过沟通了解,赵伟和窦晓波初步判断被告有还钱的意愿,只是经济困难一时难以偿还,而原告是因为被告一味的失信推脱,一时气恼,才诉至法院。因此,赵伟和窦晓波确定了调解结案的办案思路。
为切实减轻当事人诉累,尽快促使案件案结事了,二人决定分工协作,分别做原被告工作。因原告在外地务工,窦晓波便多次电话沟通,给原告讲明调解的好处,不仅可以减少来回奔波的麻烦,也能够尽快拿到还款,达到诉讼的目的;赵伟耐心细致地给被告释法明理,阐明拖欠不还的影响及后果。经过二人的不懈努力,原告大方让步,同意分期偿还的调解方案,并放弃部分诉求,被告承诺努力工作并按时还款。至此,该案顺利调解。
调解结案后,二人并未将案件搁置,而是定期与双方联系。一方面,告知原告法庭出具的调解意见书所具备的法律效力,让原告放心;另一方面,了解被告的工作情况,提醒其按时还款。
9月14日,还未到还款的约定时间,被告就将第一笔欠款提前给付原告。原告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多年索要未成的欠款终于有了眉目,心结彻底解开。被告则表示分期偿还的方式,减轻了生活的负担,更有信心履约守信,偿还欠款。
“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开展以来,永年区法院干警紧紧把握群众满意度的标尺,紧盯案件办理质量,确保每一份生效的判决、调解落实见效,全力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用实际行动为群众办实事、疏民困、解民忧,切实让群众感受到司法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