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永年区法院执行局成功执结了一起徐某某与徐某物权纠纷一案,执行员武志崇在办理该案时深入基层组织走访调查,细心了解案情和致诉原因,没有单一、生硬地采取强制措施,而是集体会诊精心制定执行方案,最终依托基层组织耐心做好当事人思想工作,从根本上化解了该纠纷,避免了矛盾激化,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徐某某与徐某物权纠纷一案,判决确定:徐某停止侵害,不得妨碍徐某某占有、居住使用位于永年区正西乡某某村登记在徐某某名下的宅基地上的房屋。2020年6月11日,申请执行人徐某某向邯郸市永年区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立案执行后,执行员约谈双方当事人了解案情和致诉原因,得知双方为继父子关系,儿媳与公公徐某某之间的矛盾已根深蒂固,因长期家务琐事造成矛盾激化,被执行人将申请人从房屋中赶走不让居住,申请执行人已70岁,现没有地方居住。本案如为了执行而执行,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虽能执行结案,但势必造成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申请人今后的正常生活无法保障,只有妥善化解双方家庭矛盾,才能做到案结事了。为此,经执行团队集体会诊,决定该案应积极与居住地村委会协调,把好本案的脉络,借助双方家族中威信较高的人员,做通双方思想工作,尽快化解双方矛盾,从根本上解决该案。
按照执行团队的整体思路,办案人主动与双方当事人居住地村支部书记何某某联系并约好见面时间,在与何某某见面谈话后,得知徐某某原本不是本地人,老家陕西省西安市,三十年前因被执行人亲生父亲去世,申请执行人倒插门到被执行人家,成为被执行人的继父,后被执行人姐姐嫁到本地,申请执行人和被执行人一家才落户到本地居住。近年因被执行人母亲去世,在办理丧事期间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又产生了矛盾。申请执行人便不愿让被执行人在老宅院居住,双方矛盾激化,被执行人夫妇将申请执行人的生活物品搬离申请执行人居住的房屋。了解到上述情况后,办案人又到被执行人家走访,给被执行人夫妇详细释明法律法规,摆明利害关系,但被执行人妻子仍不同意,办案人又通过村支部书记何某某找到被执行人妻子本家叔叔,办案人和其叔叔一起再次给被执行人妻子做工作,即谈到本案在村中及家族中的负面影响,也谈到本案所产生的对被执行人夫妇名声不利因素和今后对子女的不利影响等方面,深入化解被执行人妻子思想症结,最终解开了被执行人妻子心中的症结,被执行人妻子同意为申请执行人腾出二间房屋为其居住。执行完毕后,双方当事人均表示对执行结果满意,今后努力搞好生活,把家庭和睦放在第一位,也为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
本案能够顺利化解,执行到位,充分体现了集体智慧的力量。一是遇见矛盾激烈的案件,应积极讨论,集体“会诊”,避免独断独行、思维盲区,避免办案措施单一、生搬硬套,避免进一步激化矛盾、形成信访闹访。二是凝聚一切力量办案,特别是涉及基层老百姓的案件,往往更需要凝聚各方力量,更需要把身子弯下来,落实到基层,脚踏实地,争取更多的力量支持。总之,涉及家庭关系、人身关系的案件,在切实维护申请人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力争确保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统一。